越往南走, 天氣越暖, 今天是雙十國慶週六, 也是個艷陽高照的晴天, 26 度 C. 8:30 am 準時起床, 9:00 趕去餐廳吃包肥餐!這間餐廳比想像中要大, 乾淨、清爽, 重點是沒什麼客人.

來看看有什麼好吃的 —

好久沒吃炒米粉了, 這是標準的新竹細米粉, 非常香又不油膩, 好吃極啦!
配稀飯的小菜也很多樣, 光一碗肉鬆、花生就很爽啦!
水果、生菜沙拉普普, 但是有得吃就好, 不挑 —
夫人吃了一碗稀飯 + 一杯溫豆漿, 和這些 …. 很滿足喔!( 其實很撐啦!) 以這樣規模的汽車旅館來說, 能提供這樣豐盛、美味的早餐, 真的覺得很幸福啦!
吃到 10 點多回房間梳洗、換衣服, 準備出發…

11:00 am 抵達今天第一個景點 — 松園別館. 車子先停在旁邊的巷子底 ( 此處沒有停車場, 要自己找地方停, Honey 運氣不錯, 停在一個陰涼處 )
旁邊這家看起來像是一間 Coffee shop, 結果就有一家人想要去用餐直接跑了進去, 被開門的主人告知 : 我們是住家, 不是餐廳喔! 哈~~那怎麼裝潢得好像餐廳的樣子?還放隻拿 Welcome 牌子的熊在門口?不是自找麻煩?

到了門口, 先買門票, $60/張 ( 上面有抵用券 $30 很佛心 ).
這兒真的像風景明信片裡的洋樓老建築矗立松林間, 好有味道!
這棟老房子約建造於昭和 18 年 ( 1942 ~ 1943 ), 因老松林立、環境清幽而得名. 當時的用途是日軍在花蓮最高軍事指揮中心, 也是日治時代的徵兵單位, 又稱為「花蓮港兵事部」. 為當時美崙山的重要建築.

剛入園的前方, 視野可以直對北濱海灘美崙溪入海口, 俯瞰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 風景非常宜人. 園內有 30 餘株松木林立, 松齡皆達百年以上, 優雅恬靜, 是花蓮市區最佳的賞景據點.




松園別館為花蓮縣僅存最完整的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 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軍官休憩所. 基地面積有 1.38 公頃, 內有日劇時期歷史建物共四棟. 主體建築為折衷主義形式的磚木, RC 混合二層洋樓建築, 一、二層樓皆設拱廊, 日本瓦頂. 前棟為坐西北向東南的二層樓房, 軍事公務用途外兼具廚房、伙房、洗衣間、睡房等宿舍設施, 因為RC 混凝土結構故保存較佳. 後棟為通道是日式木造住宅形式, 長年荒廢, 損壞嚴重. 東側另有兩棟增建建築, 一為門房 ( 衛戍房 ) 用途木造建築物, 因無法修復已經拆除; 一為坐北向南 RC 建築, 屋況外觀尚佳; 向南 RC 建築後方另有一幢日式木造公用宿舍住宅, 據說曾任職長途電信管理局長的陳義和先生表示, 以前曾有一位高階日本軍官在此切腹自殺 …




這棵長得很性格 —




這兒有個小小的餐坊可以喝飲料、吃甜點, 當然, 沒有空位!

哈~~ 有到了 Disney 的錯覺…

好像回到小學時的走廊 —

不光是國外, 連台灣的水池也會被丟錢幣?!

只要是名勝古蹟, 總少不了有 Gift shop, 進來瞧瞧 —

哇~~這兒的別針都好特別啊!

手工、精緻的髮簪、耳環 —

彩色珠珠的手環 —

琉璃珠, 每顆都不同花色, 很漂亮!


這麼可愛的是 ….. 酒瓶呀!



這手染的帽子、圍巾, 夫人都很喜歡, 價值不菲, 看看就好!

這些 …. 更是愛不釋手, 怎麼辦?!通通拍起來帶回家慢慢欣賞 ….




這些比一個手掌還要大的冰箱吸鐵, 實在太可愛了, 每個都想要….做得好精緻、漂亮!唉~~

這樣的拱廊, 有著一排沙發, 趁著些微陽光, 配著一園綠意, 手上如果來杯茶 + 小說, 夫人是可以在這裡坐上一整天的呢!



有一間屋頂開天窗的展覽室, 目前有畫作在展覽中 —

這是一間敘述歷史故事的資料館 —
戶外可以看到樓下房舍的屋頂, 都是用稻草鋪的, 想必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

以下這可都是真人真事的紀錄, 請仔細看 —




用毛筆寫信, 看了好有感覺….


好雅緻的地方 —



奇怪, Honey 人呢?啊呀~~你躲那兒幹嘛?

夫人也走下來看, 原來是古時候的防空洞!


這是後面的小木屋, 現今常辦藝文講座的地方 —

庭園後方的房子 —

餐廳的廣告牌, 畫得挺不錯!因為萬聖節快到了.

12:30 pm 走出松園別館, 來到隔壁一家庭園, 不需要買門票的, 進來看一下 —

這裡的樹木、雕刻品也很漂亮 —

這麼重的樹枝, 怎麼不會垂在地上?


室內也是一家禮品店 —



12:50 pm 來到慶修院 — 是位於吉安鄉的寺院古蹟.
原為「真言宗吉野布教所」, 為真言宗高野山金剛峯寺的海外別院. 創立者為川端滿二, 通稱「吉安慶修院」. 二戰之後改為祭祀釋迦牟尼佛和觀音菩薩. 1997 年政府指定為古蹟並收歸國有, 但仍未失去其實際宗教功能. 現在是著名觀光景點之一.

門票 $30/張, 真的好便宜啊!

布教所建於 1917 年 ( 大正 6 年 ), 台灣時值日治時代. 布教所內供奉主神弘法大師空海、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 許多信徒都會來朝拜 —



這位就是弘法大師空海 —

直立高約 2 米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

這裏是花東地區唯一日式佛寺的國家古蹟, 更是花蓮縣境內唯一地上建築物的國家級古蹟. 日本遊客來到花蓮必訪的觀光景點之一. 真的非常值得一看, 省了飛日本的機票錢啊!

1945 年國民政府來台, 日人依法遣回故里, 真言宗吉野布教所便更名為「慶修院」, 沿用至今, 院內主祀神明也順應台灣人民的宗教信仰改奉釋迦牟尼佛與觀世音菩薩. 院內建築與陳設完全留住了歷史時光, 舉凡不動明王像、百度石、八十八番石佛、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手水舍、小橋、池塘、游魚、花草、蒼木… 皆維持了傳統日式庭院風格.


慶修院曾因歲月疊代而長年失修, 分別於 1964 年與 1972 年進行了兩次較具規則的維修, 但仍未臻理想. 1997 年, 慶修院獲列為縣定三級古蹟, 並著手進行古蹟修復工程. 2003 年 8 月由花蓮縣政府慎重完成具整體性的修護, 把具有歷史、文化及宗教價值的 88 尊佛像重新完整呈現原貌, 為花蓮吉安保存了一座極具觀光及文化價值的歷史遺產 —


在這個清幽、肅靜的環境裡走走, 實在很有身在日本的 feel, 保存得很完美!

連草堆裡都還有漂亮的佛像 !



夫人今天早上 ….. 忘記吃藥了!抱歉!

這裡還有專門設置的拍照點, 大家乖乖來排隊照相 —

這兒就是「手水舍」– 這是洗手、身、心、口的, 不是給人喝水的唷!

走出慶修院時已經 1:20 pm, 雖說早餐吃得超飽, 但是從停車場旁邊飄過來陣陣香氣, 實在令人抓狂!夫人立刻拖著 Honey 往源頭走去 … 世界最好吃?竟然這麼大口氣!一定要來嚐嚐啊!

一個小攤位裡面竟然還有賣這些日式碗盤!

左 : 新鮮的桑椹汁 $30. 這可是夫人這輩子喝過最好喝又不會太酸、太甜的原汁, 喝到最後還有果肉可以嚼, 實在清爽、解渴又美味!
右 : 馬告香腸 $40. 馬告可不是地名, 它是台灣原生種的香料植物, 主要產地在烏來、棲蘭中低海拔的山區, 大家可能對它的另一個名字「山胡椒」比較熟悉, 另外還有山雞椒、豆鼓薑、山薑子、香樟、山蒼子和賽樟樹等俗稱, 在國外則被稱作 May Chang. 馬告 Makauy 是泰雅族語, 有「充滿生機、生生不息」的意思. 它是原住民傳統日常飲食中使用頻繁且很重要的香料, 從嫩葉、花朵到果實都可以食用, 近幾年隨著原民飲食的普及, 馬告的知名度也大開, 是代表著原住民飲食文化的特色調味料.
那一小碟黑豆豆就是馬告的果實. 馬告的漿果結合了胡椒與薑兩種氣味, 辛香感刺激味蕾神經, 加入料理中讓人吃了會食慾大開. 果實可以直接醃漬食用, 或是洗淨曬乾後扮入鹽巴做成原住民風味的調味料. 不但替料理增香還有食材防腐的功能. 不過它比胡椒更辛辣, 建議腸胃較虛弱、燥熱的人最好少吃喔!

嘴裡咬著香腸, 眼睛卻盯著雞蛋糕不放, 反正附近也沒別的東西可以吃了, 就乾脆吃個爽吧!
老闆, 雞蛋糕來 5 顆 $50 ( 要卡士達的才好吃喔! ).
這玩意兒, 夫人大概快要 40 年沒吃啦!

香香甜甜的, 好享受呀!

爐火超旺, 又是煙又是熱的, 這位阿伯還可以直接用手拿, 可是真功夫啊!正宗第一家, 別無分號.

吃飽離開時已經 1:50 pm, 時間可過得真快!還有好多行程要趕, 快點出發吧!夫人一聽説有楓葉可以看, 急得不得了, 催促 Honey 快點開去「楓林步道」. 這是位於吉安鄉福興村大山, 山上楓樹成林, 沿線均可眺望阡陌縱橫的吉安鄉全景, 也可俯瞰整個花蓮平原及海岸山脈北側, 是新興的爬山賞楓景點.
楓林步道沿途共設置了 6 座觀景台, 海拔約 300 ~ 400 公尺, 單程步行時間約為 2 小時, 步道坡度緩和, 行走不太費力, 可以騎單車、機車甚至開車上山再任選一段步行, 是一處非常適合親子同樂、踏青、春遊的好去處.
夫人選擇在第五景觀台暫停下來看看風景 —

這兒有個很大的平台可以休息 —

後面就是整個花蓮平原 —

雖說這是條花蓮在地人散步、健行、看日出都喜歡來的好所在, 隱藏著絕妙美景, 但是夫人在這邊晃了快 2 hrs, 卻是一個人影也沒瞧見, 好冷清啊!有點越走越「冷」的感覺 ….
這是個有趣的路牌, 又矮又小, 有人家門牌是「山上 22 號」?那 1 ~ 21 號在哪裡呀?!

天氣晴朗時從步道高處一眼望去, 花蓮市景、美崙山、太平洋、花東縱谷、海岸山脈甚至清水斷崖、七星潭盡收眼底, 彷彿「看見台灣」紀錄片的美景夢幻浮現, 180 度視野的花蓮全部都在腳底下…

只是非常遺憾, 季節不對, 夫人一片紅葉子也沒瞧見, 反倒是看到了幾個由濃密樹林長成的綠色隧道, 感覺很稀奇!
3:00 pm 下山, 將車子停到「新天堂樂園」停車場. 這裡是幹什麼的?可以稱它為 Shopping Mall, 遊樂園、影城、Outlet… 來花蓮想要找室內景點絕不能錯過的地方.
它有榮獲 2 項金氏世界紀錄 :
1. 最大的「瓷磚壁畫」– 整棟建築物均是以白色為底色, 舖上鮮豔的彩色瓷磚, 遠看很活潑、生動、立體. 很少有 Shopping Mall 的建築外觀做的如此細緻.
2. 6 層樓高的「雙螺旋溜滑梯」– $150/人. 它是最長室內滑梯 74.638 公尺, 單趟溜下來大約需時 12 ~ 15 秒左右. 感覺一定很刺激, 可惜夫人抵達這天並沒有開放使用.

夫人剛下車就遇到這台車從前面經過, 好可愛的三輪車呀!原來這附近有出租車可以借, 許多父母親都是租車來溜小孩的, 做生意的人真是什麼奇招都想得出來啊!

其實這座樂園最知名的地方是「花蓮星巴克洄瀾門市」, 幾乎所有網紅、部落客都一定要來朝聖一下的. 這間門市是亞洲首間貨櫃屋門市, 也是花蓮第一間車道型門市. 門市的建築外觀是由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 採用 29 個貨櫃為主體, 堆疊打造出倒金字塔型的四層建築, 非常獨特、頗有設計感, 令人印象深刻.

白色的貨櫃屋搭配花蓮的藍天顯的格外亮眼, 不少人都特地前來留影或是喝一杯再走, 生意真是好到不行. 外國人一定不相信台灣有疫情 ….

坐在延伸的貨櫃屋裡喝咖啡搭配落地窗, 即可從 2 樓俯瞰花蓮的好風景, 感覺好愜意. 不過必須先在下面排隊等 45 ~ 90 分鐘, 夫人可沒那麼多時間啊!

讓我們進室內瞧瞧吧!

他們的裝飾真的很特別!

漂亮的項鍊攤位 —

有個空曠、挑高的大中庭 —

左邊這個就是高 6 層樓的世界級溜滑梯, 被聖誕裝飾給遮住了 —

每個攤位的佔地都很大, 非常寬敞 —

我們來到 2 樓的小吃街來看看有什麼好吃的. 結果逛了一圈, 好不容易才決定吃筒仔米糕, 竟然 …… 賣完了!不吃了, 走人~~
從 2F 往下望, 還有玩 VR 虛擬實境賽車的遊戲, 夫人也很想去試試呢, 不過 Honey 累了, 於是我們決定先回住處去休息.

這是上午去兩個景點的門票, 拍照留念, 以免票根搞丟了!

我們在房間裡吹吹冷氣、吃點水果、稍事休息一小時左右, 再次步行出發, 要去找網路上極推薦的一家餐廳「老時光」, 想要在那邊吃晚餐.
途中, 先經過了一個必訪景點「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二館」–
夫人在門口張望了一番, 不確定是否還可以進入, 也無人在售票, 只有一隻「看門狗」在守著, 如果現在進去, 他會不會咬人啊?!

先跟這隻小柴說明來意, 只是進來逛一圈、參觀一下、拍拍照就離開, 牠很和善的看了夫人一眼, 就別過頭去, 好像是說 : 要進來就快點, 我快要下班了….
這間 Coffee shop 裡面都沒人, 真想進去坐一會兒, 感受一下懷舊的氣氛 …

很大一棵古老的榕樹種在一個防空洞上面!


此地的舊稱是「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 早期是掌管花東鐵路的總指揮所, 一般民眾無法進入一窺全貌, 如今整修後先行局部開放, 朝向「多元文化休閒園區」概念作為活化再利用的基礎, 賦予空間新的想像和思考方向. 同時結合了附近的舊花蓮工務段、鐵道部警務段武道館、蒸氣火車加水塔、蒸氣火車復駛預定地及鐵路觀光商圈、處長宿舍區等, 整合成為鐵道文化園區的規模, 建構成為另一種型態的鐵道建築園區.

喜愛看火車、鐵道迷們一定要來參拜的地點 —

人家電影裡面都是這樣演的, 我們家 Honey 也要來示範一下 —
夫人很喜歡這個靜謐的小公園, 古意盎然卻很有懷舊氣氛 —
完全鈑不動呢!不知是不是因為生鏽了?

「鐵道文化園區」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其景觀與西部火車幹線系統截然不同, 且園區位於六期重劃區的「洄瀾之心計畫」及「鐵道遊廊計劃」中, 基地位處花蓮市中心, 交通網絡便利, 未來將成為整體花蓮縣文化觀光產業的發展重心.


Hello, dear, 我們要離開了. 特地來打個招呼, 小柴真的很乖也很盡責喔!

夫人還是不敢太靠近牠 …


走著走著來到了花蓮市最熱鬧的一條馬路 — 中山路, 許多知名的小吃店都聚集在這邊, 最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夫人必吃名單上的「公正包子店」. 隊伍長到都轉彎了, 唉~~下次吧!

包子店的旁邊就是著名的「鋼管紅茶」, ㄟ ~~ 先去吃晚飯, 晚點再來試試…

真的有一排鋼管從天花板上通下來!

再來的名店是「鵝肉先生」, 夫人沒敢停留, 因為也是內外皆客滿 ( 騎樓裡的座位也都是人 ). 右 : 這是別人桌上的鵝肉盤.
花蓮較少看到寺廟, 但是教堂挺多的!

步行了快 45 分鐘, 終於抵達這家「老時光」居酒屋. 對於天天都是星期天的夫人來說, 早就忘記今天是週六, 所有餐廳沒有訂位大多是客滿的狀態. 這間也不例外.
服務生沒好氣的說 : 「一個月前要訂位啦, 而且不僅現在客滿, 我們還一直滿到下週二喔!」
這意思是也不用在門口等位子了?好吧!此處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雖然已經很餓了, 還是咬緊牙繼續前行, 又走了約 15 分鐘, 來到這間「上老石鍋」, 完全不是我們想要吃的, 但是有位子就好, 夫人早就累得走不動路了, 只想躺下…. 這家沒訂位也是需要等, 還好翻桌很快, 大約在門外坐著等 15 分鐘就有位子了….

這家吃的是石頭火鍋, 先送上基本蔬菜盤, 花樣還算齊全, 但感覺包心菜的量很少. 醬料、飲料都是自助式的.

豬肉盤雖然很大盤, 但是白色部分也太多了點!這樣怎麼吃啊?看在它才 $269/客 ( 不加 10% ) 的份上, 就隨便吃吃吧!


餐廳裝潢還算有特色, 夫人是坐在吧檯上吃的, 又擠又窄的高腳椅,坐得很不舒服, 但是也吃飽了.

快 8:00 左右離開, 決定再回頭找鋼管紅茶來吃點甜的 ….
很愛幻想的夫人, 從小就鎮日突發奇想的出花樣, 讓媽媽招架不住. 才讀幼稚園的夫人由於非常愛喝福樂巧克力牛奶、養樂多、可爾必思等甜滋滋的飲料, 覺得開瓶子、盒子好麻煩, 喝完還要洗杯子, 於是一直跟媽媽說 : 「為什麽不把它們通通裝進水塔裡面?這樣我一開水龍頭就可以喝啦!每種口味裝一個水龍頭, 不是很簡單嗎?」所以, 當夫人一看見這家「從天而降」的水龍頭, 可真是有「美夢成真」的感覺啊!
Honey 點了一杯杏仁茶 $45+ 一個超大的馬卡龍 $25. 杏仁茶的味道還不錯, 但是那個放大版的馬卡龍, 外皮也不酥脆, 內心也很空虛, 只有一點點甜味, 不太好吃呢!
各位看到這張照片, 是不是以為夫人來到了菜市場?No, 不是的. 我們沿著福建街往旅館方向走, 途中經過了一家微型專賣店. 驚為天人!每一樣東西都好精緻啊!必須湊得很近才看得清楚….
這一堆的長寬 size 大約和一台 iPad 差不多吧!

這些海鮮真是栩栩如生, 夫人都覺得好像聞到一股魚腥味了 …..


再來是甜點店 —

這裡的圓蛋糕大約比一塊錢銅板還要小一些 —

每一杯聖代的高度都不超過 2 cm.

這些酒瓶也是 —

Starbucks 杯更是 Mini, 不到 1 cm 了 …. 老闆的眼力要多好啊!

這些夜市抓的小金魚 ….. 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一個塑膠袋裡的金魚和一粒米一樣大!( 因為太小, 所以拍不清楚了, sorry ! )

花椰菜、蕃茄, 都是夫人天天吃的蔬菜, 看了好有親切感啊!

這些比較普通, 但是上色還是上的很美!

這些花籃也好迷你 — 高度都不到 2 ~ 3 cm.

是不是好像真的?!


路上經過一個小圓環, 發現一座天使的雕像, 覺得花蓮人的藝術天份真不是蓋的!

連一座古板的立體停車場也可以畫成這樣!This is so cool !

回到旅館已經 9:30 pm, 好累~~ 今天走了快 2 萬步, 趕緊來洗澡睡覺囉!晚安~~
~ 待 續 ~